拍品信息
备注
底款:愙斎
盖款:国良
铭文:岐阳石鼓文宋人摹刻本 南林
此器由晚清两位紫砂巨匠为金石家吴大澂所制。段泥为胎,色泽盈润,牛盖高颈,引流如虹,器形极为端颐俊雅,壶身一面铭岐阳石鼓文宋人摹本,琢地阳文,有先秦遗韵,边具南林刻款,笔意圆润,字如珠玑;另一面刻绘竹林文士,端坐竹篁里,泥炉提壶在左,古琴在右,文士眉眼闲闲,长髯疏垂,一派悠然南山的惬意,好不舒畅。铭刻者运刀如笔,旷达果决,布局精雅,寥寥数笔,便把竹林雅士风流尽数。此件作品,器如舟,铭如月,如诗如画,焦孟难离,珠联璧合之晚清文人砂壶精品也。
吴大澂(1835—1902):号愙斋,为晚年所用号,其人曾任广东、湖南巡抚,清代著名金石学家,擅书法,精篆刻,绘画功力深湛。尤其酷爱紫砂壶,亲自设计壶式,与当时制壶名家合作制壶,所作砂壶常有“愙斋”款。
俞国良(1874—1939):又名祖琳,清末民初著名紫砂艺人,原籍无锡锡山。曾受聘为苏州金石家、湖南巡抚吴大澂,及两广总督端方制壶,历来被视为紫砂珍品。1932年,俞国良的传炉壶获美国芝加哥世界博览会优秀奖。
韩泰(1864-1926年),号南林、南陵氏、家羽后身,清末民初陶刻名家,宜兴城南人。
1000 ml
盖款:国良
铭文:岐阳石鼓文宋人摹刻本 南林
此器由晚清两位紫砂巨匠为金石家吴大澂所制。段泥为胎,色泽盈润,牛盖高颈,引流如虹,器形极为端颐俊雅,壶身一面铭岐阳石鼓文宋人摹本,琢地阳文,有先秦遗韵,边具南林刻款,笔意圆润,字如珠玑;另一面刻绘竹林文士,端坐竹篁里,泥炉提壶在左,古琴在右,文士眉眼闲闲,长髯疏垂,一派悠然南山的惬意,好不舒畅。铭刻者运刀如笔,旷达果决,布局精雅,寥寥数笔,便把竹林雅士风流尽数。此件作品,器如舟,铭如月,如诗如画,焦孟难离,珠联璧合之晚清文人砂壶精品也。
吴大澂(1835—1902):号愙斋,为晚年所用号,其人曾任广东、湖南巡抚,清代著名金石学家,擅书法,精篆刻,绘画功力深湛。尤其酷爱紫砂壶,亲自设计壶式,与当时制壶名家合作制壶,所作砂壶常有“愙斋”款。
俞国良(1874—1939):又名祖琳,清末民初著名紫砂艺人,原籍无锡锡山。曾受聘为苏州金石家、湖南巡抚吴大澂,及两广总督端方制壶,历来被视为紫砂珍品。1932年,俞国良的传炉壶获美国芝加哥世界博览会优秀奖。
韩泰(1864-1926年),号南林、南陵氏、家羽后身,清末民初陶刻名家,宜兴城南人。
1000 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