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信息
作者
钱锺书
备注
纸本 镜片
释文:一、同贤我兄文几:奉书感喜。拙稿一包明日即挂号寄呈玄览。收到後盼示知为幸。琐事三端,附求台詧:1.旧文四篇政定本皆全文以简体字抄写。《也是集》中三篇乃以港本剪粘,故为繁体字,费贵社同志心。二律改为简体。题署字已付稿首。2.封面以素净为□,不求花纹,题署字兄附稿首。3.二校请寄□□看。奉奏先生谢□匆匆,即致敬礼。钱钟书上,二十四日。
二、奉到寄来拙著《七缀集》校样,多多费神,感谢感谢,我已细看,又增改了几处,添您们麻烦,抱歉之至。三校不必寄我看了。挂号寄上,请詧收。即致敬礼。专上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务组魏同贤同志处请代问好。钱钟书,七月四日。
信封:一、上海瑞金二路272,上海古籍出版社魏同贤同志。北京三里河南沙沟六栋二门六室。
二、上海瑞金二路272,上海古籍出版社魏同贤同志,北京钱缄。
说明:1.上款人为魏同贤,著名学者、红学家,曾任上海古籍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因主持出版《旧文四篇》与钱锺书先生相识,颇多往来。
2.1978年春夏之际,魏同贤赴京组稿,经吴泰昌介绍,结识了钱钟书先生。经过一番考虑,钱先生答应将早年的几篇未曾收入集子的文艺论文交给魏同贤出版,谈妥年底交稿,次年出版,这就是著名的《旧文四篇》。期间钱魏二人多有鱼雁往还,这两通信札,谈及《旧文四篇》出版以及字体、封面设计等细节问题,对于研究钱钟书,颇具其历史价值。
QIAN ZHONGSHU((1910-1998)) two letters to wei tongxian.
Ink on paper; Framed
26×19cm×2 每幅约0.4平尺
RMB: 12,000-18,000
释文:一、同贤我兄文几:奉书感喜。拙稿一包明日即挂号寄呈玄览。收到後盼示知为幸。琐事三端,附求台詧:1.旧文四篇政定本皆全文以简体字抄写。《也是集》中三篇乃以港本剪粘,故为繁体字,费贵社同志心。二律改为简体。题署字已付稿首。2.封面以素净为□,不求花纹,题署字兄附稿首。3.二校请寄□□看。奉奏先生谢□匆匆,即致敬礼。钱钟书上,二十四日。
二、奉到寄来拙著《七缀集》校样,多多费神,感谢感谢,我已细看,又增改了几处,添您们麻烦,抱歉之至。三校不必寄我看了。挂号寄上,请詧收。即致敬礼。专上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务组魏同贤同志处请代问好。钱钟书,七月四日。
信封:一、上海瑞金二路272,上海古籍出版社魏同贤同志。北京三里河南沙沟六栋二门六室。
二、上海瑞金二路272,上海古籍出版社魏同贤同志,北京钱缄。
说明:1.上款人为魏同贤,著名学者、红学家,曾任上海古籍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因主持出版《旧文四篇》与钱锺书先生相识,颇多往来。
2.1978年春夏之际,魏同贤赴京组稿,经吴泰昌介绍,结识了钱钟书先生。经过一番考虑,钱先生答应将早年的几篇未曾收入集子的文艺论文交给魏同贤出版,谈妥年底交稿,次年出版,这就是著名的《旧文四篇》。期间钱魏二人多有鱼雁往还,这两通信札,谈及《旧文四篇》出版以及字体、封面设计等细节问题,对于研究钱钟书,颇具其历史价值。
QIAN ZHONGSHU((1910-1998)) two letters to wei tongxian.
Ink on paper; Framed
26×19cm×2 每幅约0.4平尺
RMB: 12,000-1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