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信息
作者
溥儒
尺寸
48×26cm
备注
《平江亭榭》赏析
溥心畬出身贵胄,自幼生长的恭王府、中年寓居的颐和园,皆是富丽堂皇的宫廷建筑,受环境濡染,他所绘台阁界画堪称近代独步,通常不用界尺,全凭深厚的书法功力和白描基础徒手画出,工整的楼台融合在逸笔的山水间,兼具院体画家的工细严谨与文人画家的儒雅超俗。
《平江亭榭》绘于绢本上,大约作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属于溥心畬极少见的早年工笔界画精品。画中洲渚、楼殿被辽阔的江面分隔两岸,三三两两雅士或徜徉在回廊间,或驻足高阁、露台极目眺望,花青、赭石染出淡淡的远山,仿若仙境。画面的布局用笔模仿宋人,边角构图有马夏意味,近处卷云皴勾画的奇石显然取径郭熙,对研究溥心畬早期绘画具有重要意义。此作中楼阁的飞檐斗拱合乎法度,线条规矩谨严,但又有徒手绘制的自然之趣。
溥心畬出身贵胄,自幼生长的恭王府、中年寓居的颐和园,皆是富丽堂皇的宫廷建筑,受环境濡染,他所绘台阁界画堪称近代独步,通常不用界尺,全凭深厚的书法功力和白描基础徒手画出,工整的楼台融合在逸笔的山水间,兼具院体画家的工细严谨与文人画家的儒雅超俗。
《平江亭榭》绘于绢本上,大约作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属于溥心畬极少见的早年工笔界画精品。画中洲渚、楼殿被辽阔的江面分隔两岸,三三两两雅士或徜徉在回廊间,或驻足高阁、露台极目眺望,花青、赭石染出淡淡的远山,仿若仙境。画面的布局用笔模仿宋人,边角构图有马夏意味,近处卷云皴勾画的奇石显然取径郭熙,对研究溥心畬早期绘画具有重要意义。此作中楼阁的飞檐斗拱合乎法度,线条规矩谨严,但又有徒手绘制的自然之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