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信息
作者
吴昌硕
尺寸
149×38.5cm
年代
癸亥(1923)年作
备注
《神仙贵寿图》赏析
吴昌硕的绘画以花卉为主,以诗句入画或者赋予其吉祥的寓意,是其绘画的重要特色。这幅描绘含露微嫩的牡丹,亭亭玉立的水仙的画中,牡丹花色浓重但不轻佻,花瓣层层迭迭表现出一种雍容华贵之态,恰暗合了画题中的富贵之寓意。水仙的用笔也是磊落大方,具有金石味。淡黄色的花在嫩绿而修长的叶片的掩映中,显得格外娇艳欲滴,将花中凌波仙子的声段韵致展露无疑。再搭配以姿态各异而又皱漏瘦透的湖石的穿插和点缀,就显得格外的生动和自然。纵观这幅画,可见吴昌硕一贯的绘画理念,即绘画虽然是放笔写意,但他认为“奔放处不离法度,精微处要照顾到气魄”。
吴昌硕的写意牡丹,是其深爱的题材之一。他曾说:“画牡丹易俗,画水仙易琐碎,只有加上石头,才能免去这两种弊病。”牡丹娇艳欲滴,令人爱不释手,但顽石亦能成为画家之爱物,将牡丹的华丽柔美和石头的大气磅薄结合在一起,才能动静结合,刚柔并济。他一生用过的“苍石、仓石、昌石、苍硕、昌硕”之名,皆从石头而出。吴昌硕名字中有“石”,而他习艺最早始于篆刻,且一生奏刀不懈,“终日弄石”,与石头打了一辈子的交道。他在笔墨中倾注了个人感情,他写花卉,都给予物象人格化的性格特征,能够倾尽自己的才情,灌注自己的思想,取得良好的艺术效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吴昌硕所画的牡丹,又与别人画的牡丹不同,在满足大多数受众的欣赏需求之外,也具有文人画的特点。在吴昌硕表现牡丹的作品中,有两个对立的因素构成:一个因素是兰梅竹菊,它们代表雅;另一个因素是华丽娇艳的牡丹,它代表俗,所谓“富贵逼人”,故在清高自赏者眼中,就被贬谪了而已。这就使吴昌硕的作品有了一个重要的特点,即雅俗共赏,也使中国传统的文人画走出清高孤高的文人艺术挟制,开始为普通大众所欣赏和接受,通常“文人画”多取材于山水、花鸟、梅兰竹菊和木石等。借以发挥“性灵”或个人抱负,而画牡丹象征寓意则是富贵,是与世俗接壤的,作为文人画新一代的代表人物吴昌硕,却能够广纳并置,兼收并蓄,不畏世俗之见,开海派艺术一代新风,追求雅俗共赏的笔墨趣味,实为中国近代绘画史上不二之巨匠。
吴昌硕的绘画以花卉为主,以诗句入画或者赋予其吉祥的寓意,是其绘画的重要特色。这幅描绘含露微嫩的牡丹,亭亭玉立的水仙的画中,牡丹花色浓重但不轻佻,花瓣层层迭迭表现出一种雍容华贵之态,恰暗合了画题中的富贵之寓意。水仙的用笔也是磊落大方,具有金石味。淡黄色的花在嫩绿而修长的叶片的掩映中,显得格外娇艳欲滴,将花中凌波仙子的声段韵致展露无疑。再搭配以姿态各异而又皱漏瘦透的湖石的穿插和点缀,就显得格外的生动和自然。纵观这幅画,可见吴昌硕一贯的绘画理念,即绘画虽然是放笔写意,但他认为“奔放处不离法度,精微处要照顾到气魄”。
吴昌硕的写意牡丹,是其深爱的题材之一。他曾说:“画牡丹易俗,画水仙易琐碎,只有加上石头,才能免去这两种弊病。”牡丹娇艳欲滴,令人爱不释手,但顽石亦能成为画家之爱物,将牡丹的华丽柔美和石头的大气磅薄结合在一起,才能动静结合,刚柔并济。他一生用过的“苍石、仓石、昌石、苍硕、昌硕”之名,皆从石头而出。吴昌硕名字中有“石”,而他习艺最早始于篆刻,且一生奏刀不懈,“终日弄石”,与石头打了一辈子的交道。他在笔墨中倾注了个人感情,他写花卉,都给予物象人格化的性格特征,能够倾尽自己的才情,灌注自己的思想,取得良好的艺术效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吴昌硕所画的牡丹,又与别人画的牡丹不同,在满足大多数受众的欣赏需求之外,也具有文人画的特点。在吴昌硕表现牡丹的作品中,有两个对立的因素构成:一个因素是兰梅竹菊,它们代表雅;另一个因素是华丽娇艳的牡丹,它代表俗,所谓“富贵逼人”,故在清高自赏者眼中,就被贬谪了而已。这就使吴昌硕的作品有了一个重要的特点,即雅俗共赏,也使中国传统的文人画走出清高孤高的文人艺术挟制,开始为普通大众所欣赏和接受,通常“文人画”多取材于山水、花鸟、梅兰竹菊和木石等。借以发挥“性灵”或个人抱负,而画牡丹象征寓意则是富贵,是与世俗接壤的,作为文人画新一代的代表人物吴昌硕,却能够广纳并置,兼收并蓄,不畏世俗之见,开海派艺术一代新风,追求雅俗共赏的笔墨趣味,实为中国近代绘画史上不二之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