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信息
作者
刘海粟
尺寸
62×111.5cm
年代
癸巳(1953)年作
备注
《看山图》赏析
建国后文革结束前,是刘海粟中国画创作的第二个阶段,开始由学沈周清初四僧,上溯至宋元,广度上更宽,深度上更深,且融入自身的笔墨特性。此时他对金文圆厚的中锋运笔体会加深,大草的飞动灵转又使得他笔下线质的动感加强,飞白运用灵活。表现在画中,线性在绵厚中有万岁枯藤的涩感。此帧《看山图》作于1953年,通篇以墨线勾勒,略用湿墨点染,皴擦互用,画面中大量留白,意境空灵,体现出高超的笔墨技巧。
刘海粟大师爱女刘蟾老师说,1953年其父应在北京参加由徐悲鸿主持的第二届全国文联展览会。据载,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于1953年9月23日至10月6日在北京召开,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更名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简称“中国文联”。
此作左上角还有章士钊题跋七言诗一首,章士钊是中国近现代文坛大名鼎鼎的人物,曾做过段祺瑞政府的司法总长兼教育总长,文名大,书名也大,虽是清代秀才,但他思想激进,文笔清新。
建国后文革结束前,是刘海粟中国画创作的第二个阶段,开始由学沈周清初四僧,上溯至宋元,广度上更宽,深度上更深,且融入自身的笔墨特性。此时他对金文圆厚的中锋运笔体会加深,大草的飞动灵转又使得他笔下线质的动感加强,飞白运用灵活。表现在画中,线性在绵厚中有万岁枯藤的涩感。此帧《看山图》作于1953年,通篇以墨线勾勒,略用湿墨点染,皴擦互用,画面中大量留白,意境空灵,体现出高超的笔墨技巧。
刘海粟大师爱女刘蟾老师说,1953年其父应在北京参加由徐悲鸿主持的第二届全国文联展览会。据载,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于1953年9月23日至10月6日在北京召开,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更名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简称“中国文联”。
此作左上角还有章士钊题跋七言诗一首,章士钊是中国近现代文坛大名鼎鼎的人物,曾做过段祺瑞政府的司法总长兼教育总长,文名大,书名也大,虽是清代秀才,但他思想激进,文笔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