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信息
尺寸
高76.5cm
备注
著录:
1.美国圣刘易斯博物馆旧藏。
2.纽约佳士得2005年春拍。
3.中国嘉德2006年秋季拍卖会。
说明:此件棒槌瓶挺拔恢弘,盘口直颈,丰肩鼓腹,下承圈足,因形似棒槌而得名,其腹部平缓而开阔,为康熙朝新创之瓶式。画面中人物形象恢奇恣肆、躯干伟岸、衣纹线条老辣,造型生动,讲究笔致墨韵。所绘松树,苍翠欲滴,古干森郁。整器构图仿效中国山水「知白守墨」之法,远景层峦迭嶂,岚气弥漫,勾线填色,极为恬淡;中景景深开阔,人物错落有秩,近景山石皱染,并用披麻皴法点染山石树木,质感强烈。所绘青花妍丽秀雅,有浓淡深浅之别,笔触皴染得宜,分水技法炉火纯青,当为康窑青花「蓝分五色」之典型。
观其上以青花满饰,口沿绘饰一周回纹,瓶颈处做三长方形开光,内绘人物故事图,下方绘饰一周如意云头纹。折肩以青花绘梅花及铜钱锦地纹,留白海棠形四开光,内绘博古图及花卉纹。瓶腹采用通景式构图方法绘饰封神演义题材纹饰。其表现方式恰似戏曲舞台亮相式的,人物高低错落的一并亮出。以横亘瓶腹的怪松及皴笔勾就的山石为界,远山横斜处,主体人物手持令旗而立,左右两侧二人执旗迎风招展。其下主体人物为右手执剑,左手执戟的虬髯客,横戟跃马所向披靡。以二人为中心,两侧数员战将手持兵器冲锋而来,从人物五官、动态、服饰等可判别诸人特征,或勇猛豪放,或潇洒飘逸,或慷慨激昂,或镇定自若。形象逼真活脱,画法精细入微,所穿甲胄、头饰,手持武器,腾跃身姿,身下战马乃至马匹装饰皆各有不同,又用迂回转折、起伏变化的山石、苍松和点缀其间的草丛来体现画面的空间感和错落感,人物与背景之间协调巧妙,这种移步换景的构图方式,给人以密不透风之观感,虽画面满而全,但主次关系分明,人物关系安排合理,错落有秩,既面面俱到,又重点突出。
1.美国圣刘易斯博物馆旧藏。
2.纽约佳士得2005年春拍。
3.中国嘉德2006年秋季拍卖会。
说明:此件棒槌瓶挺拔恢弘,盘口直颈,丰肩鼓腹,下承圈足,因形似棒槌而得名,其腹部平缓而开阔,为康熙朝新创之瓶式。画面中人物形象恢奇恣肆、躯干伟岸、衣纹线条老辣,造型生动,讲究笔致墨韵。所绘松树,苍翠欲滴,古干森郁。整器构图仿效中国山水「知白守墨」之法,远景层峦迭嶂,岚气弥漫,勾线填色,极为恬淡;中景景深开阔,人物错落有秩,近景山石皱染,并用披麻皴法点染山石树木,质感强烈。所绘青花妍丽秀雅,有浓淡深浅之别,笔触皴染得宜,分水技法炉火纯青,当为康窑青花「蓝分五色」之典型。
观其上以青花满饰,口沿绘饰一周回纹,瓶颈处做三长方形开光,内绘人物故事图,下方绘饰一周如意云头纹。折肩以青花绘梅花及铜钱锦地纹,留白海棠形四开光,内绘博古图及花卉纹。瓶腹采用通景式构图方法绘饰封神演义题材纹饰。其表现方式恰似戏曲舞台亮相式的,人物高低错落的一并亮出。以横亘瓶腹的怪松及皴笔勾就的山石为界,远山横斜处,主体人物手持令旗而立,左右两侧二人执旗迎风招展。其下主体人物为右手执剑,左手执戟的虬髯客,横戟跃马所向披靡。以二人为中心,两侧数员战将手持兵器冲锋而来,从人物五官、动态、服饰等可判别诸人特征,或勇猛豪放,或潇洒飘逸,或慷慨激昂,或镇定自若。形象逼真活脱,画法精细入微,所穿甲胄、头饰,手持武器,腾跃身姿,身下战马乃至马匹装饰皆各有不同,又用迂回转折、起伏变化的山石、苍松和点缀其间的草丛来体现画面的空间感和错落感,人物与背景之间协调巧妙,这种移步换景的构图方式,给人以密不透风之观感,虽画面满而全,但主次关系分明,人物关系安排合理,错落有秩,既面面俱到,又重点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