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信息
作者
齐白石(1864-1957)
尺寸
88.5×48.2cm 约3.8平尺
质地
设色纸本
形式
立轴
款识
题识:
新喜。九十三岁老人白石。
钤印:
甑屋
新喜。九十三岁老人白石。
钤印:
甑屋
备注
来源:
中国嘉德2011年春拍“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专场”Lot1190。
财如祥龙腾云起,利似红梅随春来——齐白石《新喜》赏析
对所有中国人来说,一年之中,春节是最重要的节日,所谓“始和而诵新禧,椒花结彩”,白石老人以“新喜”为画名,展现了一幅洋溢着喜气的吉祥妙景。画中一枝怒放的红梅插于素净的瓶中,折枝穿插,朵朵梅花缀于枝头,烂漫生色,于岁寒中透着勃勃生机,梅下有一把绘有祥龙纹饰的酒壶和酒杯两只,五个火红的柿子随意散落,三三两两,像极了蹦蹦跳跳的娃娃,甚是活泼可爱,一串褐赭色的爆竹躺于柿子与梅瓶之间,斜斜的倾向画面左下角。
相比于以往文人墨客笔下超然世外的山野之梅,齐白石笔下的是一枝报春之梅,在中国民间文化中,“梅”有美好之意,“瓶”象征“平安”,“柿”通“事”,梅、瓶与柿子的组合,传达出“事事平安”“事事美好”的祝愿。此外,祥龙有“聚财”之说,两只酒杯,让人不禁联想到推杯换盏的欢乐场面,我们耳中似乎已然响起爆竹声声,热闹非凡,齐白石的作品总能启发人们的创造力,引发观者无限的想象空间。
《新喜》的画面处理极为精妙,高挑的、素净的梅瓶与矮胖、勾画繁复的酒壶以及小小的酒杯三者形成图式的对比;墨色的枝干与嫣红的梅花则形成色彩对比,正是白石老人独特的“墨叶红花”画法的变体。同时,梅花的嫣红、柿子的橘红和褐赭色的鞭炮,给画面营造出温暖舒适的基调,整幅画面看似简洁,实际极为考究。最重要的是,画家以几件寻常之物,展现“新喜”的主题,或许正是想让观者从中感受,这平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往往有着更能打动人心的美好力量。
中国嘉德2011年春拍“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专场”Lot1190。
财如祥龙腾云起,利似红梅随春来——齐白石《新喜》赏析
对所有中国人来说,一年之中,春节是最重要的节日,所谓“始和而诵新禧,椒花结彩”,白石老人以“新喜”为画名,展现了一幅洋溢着喜气的吉祥妙景。画中一枝怒放的红梅插于素净的瓶中,折枝穿插,朵朵梅花缀于枝头,烂漫生色,于岁寒中透着勃勃生机,梅下有一把绘有祥龙纹饰的酒壶和酒杯两只,五个火红的柿子随意散落,三三两两,像极了蹦蹦跳跳的娃娃,甚是活泼可爱,一串褐赭色的爆竹躺于柿子与梅瓶之间,斜斜的倾向画面左下角。
相比于以往文人墨客笔下超然世外的山野之梅,齐白石笔下的是一枝报春之梅,在中国民间文化中,“梅”有美好之意,“瓶”象征“平安”,“柿”通“事”,梅、瓶与柿子的组合,传达出“事事平安”“事事美好”的祝愿。此外,祥龙有“聚财”之说,两只酒杯,让人不禁联想到推杯换盏的欢乐场面,我们耳中似乎已然响起爆竹声声,热闹非凡,齐白石的作品总能启发人们的创造力,引发观者无限的想象空间。
《新喜》的画面处理极为精妙,高挑的、素净的梅瓶与矮胖、勾画繁复的酒壶以及小小的酒杯三者形成图式的对比;墨色的枝干与嫣红的梅花则形成色彩对比,正是白石老人独特的“墨叶红花”画法的变体。同时,梅花的嫣红、柿子的橘红和褐赭色的鞭炮,给画面营造出温暖舒适的基调,整幅画面看似简洁,实际极为考究。最重要的是,画家以几件寻常之物,展现“新喜”的主题,或许正是想让观者从中感受,这平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往往有着更能打动人心的美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