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8014
齐白石(1864-1957) 多寿
拍卖会
上海嘉禾2023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专  场
《大匠之门》——齐白石作品专场
图录号
8014
作  者
齐白石(1864-1957)
尺  寸
103.5×33.5cm 约3.1平尺
估  价
RMB1,800,000~2,800,000
成交价
RMB2,530,000
拍品信息
作者
齐白石(1864-1957)
尺寸
103.5×33.5cm 约3.1平尺
质地
设色纸本
形式
立轴
款识
题识:
多寿。八十七岁白石老人作。
钤印:
齐大、悔乌堂
边跋:
秋屏老伯大人暨德配包太夫人六旬双寿,世愚侄唐保民顿首拜祝。
题签:
齐白石画寿桃。此帧系十年前唐保民所送,戊戌三月七十叟秋屏誌。
备注
说明:
孙秋屏家旧藏。

此作《多寿》是一幅以寿桃为题材的精心之作,画于1947年,为齐白石八十七岁作品,寄以长寿美意。画面构图简洁鲜明,即尊重了物象的客观真实性,又大胆着墨设色、巧设对比,使作品既具形似,又具简练放纵之神韵,“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呈现出健康、朴素、淳厚、蓬勃的生命活力。
此幅大写意作品,以西洋红泼写桃实,再以淡墨写叶,浓墨勾筋,寥寥数笔,色酣墨饱。桃实的分布颇具匠心,极臻疏与密、藏与露之妙。枝叶旁一只淡彩螳螂从树枝上方垂首欲下,两只前钳伸展有力,一笔勾勒的触须格外飘逸,尽显其威武腾跃的体态。齐白石衰年变法,多取法老缶吴昌硕,且师意不师迹,临的是其笔墨精神。他亦曾自言:“我是学习人家,不是摹仿人家,学的是笔墨精神,不管外形像不像。”其中尤以画桃极为神似。
此幅作品上款人为孙秋屏,是其家中旧藏。由题签内容可知,此作为孙秋屏之侄唐保民为其夫妇贺六旬双寿时,所送贺礼。孙秋屏何许人也?
“民国20年(1931年)11月,上海抗日救国会由邮务工会头目陆京士和商务印书馆工会头目后大椿主持的检查组,恃仗该会主席陈德徵是国民党市党部宣传部长兼上海民国日报社社长的权势,欧打上海棉布业同业公会主席陈松源和常务委员柯干臣。200余名各同业公会主持人在广东路复兴园集会,认为工会咄咄逼人,唯工商各业团结应付。一·二八事变前夕,由王延松、骆清华邀集各业同业公会代表组成沪商俱乐部。
民国21年春,各业人士认为俱乐部限于娱乐交谊,不能发挥团体的作用,即改组为上海商社。选王延松为社长,骆清华、柯干臣为常务委员,马少荃、许晓初、郑澄清、叶家兴等人为执行委员。市商会商务科总干事孙鸣岐任该社总干事。社所设于江西路264号绸业银行楼上。全体社员是各业同业公会的执监委员,各业参加市商会代表大会的人士都事前在社内商讨对市商会重大事宜的主张,因此对市商会的会务及执监委员的选举产生一定影响。使该社对外的作用日渐增强。该社虽无行动纲领,但对上海地方事件,尤其与工商各业相关问题有较大影响力,此外还向各业同业公会集资创办《上海商报》,作为工商各业公会的舆论机构。由王延松任报社社长,孙鸣岐任经理。
民国26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时,由骆清华任商社社长,聘杜月笙为名誉社长。该社积极征集劳军物品,劝募救国公债,推动工厂内迁等。同年12月淞沪守军西撤,骆清华被迫离沪,该社停止公开活动。但由孙鸣岐秉承骆清华的旨意,暗下与各业联络,从事社务活动。
民国29年,孙鸣岐投靠汪伪势力,商社完全中止会务。但大后方募集美元公债和寒衣及捐款等工作仍靠商社与各业的关系进行。
民国34年10月,骆清华奉国民党中央组织部之命,由渝返沪,任上海商运指导专员。同年11月,上海商社恢复活动。民国35年4月,召开复社后首次社员大会。选骆清华为社长,王延松为监事,葛杰臣、孙秋屏等为理事.....上海解放初,该社停止社务活动。”
——节选自网站《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上海工商社团志专记>上海商社》
由此可见,上款人孙秋屏为当时上海商界重要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