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8013
齐白石(1864-1957) 芭蕉书屋
拍卖会
专  场
《大匠之门》——齐白石作品专场
图录号
8013
作  者
齐白石(1864-1957)
尺  寸
138×42cm 约5.2平尺
估  价
RMB8,000,000~10,000,000
成交价
RMB17,020,000
拍品信息
作者
齐白石(1864-1957)
尺寸
138×42cm 约5.2平尺
质地
设色纸本
形式
立轴
出版
1《齐白石全集2》P253,湖南美术出版社,1996年。 2《齐白石画谱•山水部份》图版42,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 3《中国书画名家画语图解•齐白石》P184,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4《中国近现代书画十二大名家精品集》P57,保利艺术博物馆,2010年。
年代
1925年作
款识
乙丑中秋后作,老萍。
展览
“中国近现代书画十二大名家精品展”,保利艺术博物馆,2010年。
备注


钤印:木居士、白石翁


来源:

北京匡时拍卖“澄道—近现代绘画夜场”Lot0844

齐白石的山水,简少而奇新,粗拙却有味,使人一望便知白石翁的手笔。他一生“五出五归”外出创作采风。1907年初春,45岁的齐白石应同乡好友郭葆生之邀再次前往此地,恰逢中越边疆不靖,兵备道派兵巡逻。齐白石趁此机会,随军到东兴及越南观光。《白石老人自传》中谈到东兴之游说:“钦州辖界,跟越南接壤,……这东兴在北仑河北岸,对面是越南的芒街,过了铁桥,到了北仑河南岸,游览越南山水。野蕉数百株,映得满天都成碧色。我画了一张《绿天过客图》,收入《借山图》卷之内。那边的山水,倒是另有一种景色。”

越南之行后,“芭蕉书屋”这一题材成为齐白石反复进行描绘的母题。他或许常常回忆起那片无尽的碧绿之色,漫天蕉叶给炎热的夏秋时节带来满怀清凉,倘若坐在小屋之中,静心读书,那是怎样一片娴静安逸的光景。

此件《芭蕉书屋》作于1925年,正是展现齐氏山水风采的精品之作。只见图中近景和中景布置芭蕉数本,占据了画面中极大的空间;芭蕉底部则以墨迹点染,稍以灰蓝,厚重中带出静谧之感;远处则有山峦攒聚,苔痕点点,虽逸笔草草,却有简逸澹泊之感;在蕉叶浓密处,掩映墨顶赭色的小屋两间,视线随白石老人刻意所留空白的屋宇小路,缓缓延伸至远山淡影。画面既有稠密处、落实处,又有取势虚引处,有意到笔不到处,蕉林、房屋、山川等有机形成了典型的环境,形成画面的韵律与节奏。

画面处理的特别之处在于,原本碧色的芭蕉画家却用白描之法细笔双勾,掩映其间的小屋则以凝重的笔线和暖调的色彩勾画突出,两者形成以白托黑、以淡托浓的强烈视觉对比,却有一番平静祥和的滋味。写景易,造景难,写景本就是为了写情。或许对齐白石来说,“映得满天都成碧色”的蕉林固然美丽,而温暖祥和的“心房”才是内心世界的真实关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