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信息
作者
八大山人
尺寸
124.5×58cm 约6.5平尺
质地
水墨纸本
形式
立轴
款识
题识:八大山人写。
钤印:何园、驴、遥属
鉴藏印:曹溶之印、留真馆清玩、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大风堂渐江髡残雪个苦瓜墨缘、朗盦所藏
张大千题签:八大山人。
钤印:何园、驴、遥属
鉴藏印:曹溶之印、留真馆清玩、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大风堂渐江髡残雪个苦瓜墨缘、朗盦所藏
张大千题签:八大山人。
备注
说明:曹溶、林朗庵、张大千、王方宇、方闻鉴藏。
展览:“承古融今 星汉灿烂—中国嘉德艺术品拍卖20年精品回顾展”,中国国家博物馆,2013年11月10日-30日。
鉴藏者简介:
1.曹溶(1613-1685),字秋岳,号倦圃,秀水(今嘉兴)人。明崇祯十年进士。官御史。清顺治初授原官,迁广东布政使,降山西阳和道。工诗、精鉴别,善书,收藏书画极丰。有《金石表》、《静惕堂诗集》等。
2.林朗庵(1897-1971),名熊光,号朗庵、磊斋,室名宝宋室。台湾人,早年留学日本,经营实业。精于金石书画的品鉴收藏,近年,斋中藏品屡屡见于公私收藏,种类繁,品质优,目力与实力兼具,堪称近代收藏大家。
3.张大千(1899-1983),名爰,一名季,又名季爰,一度为僧,法号大千,又称大千居士,四川内江人。善孖弟。大千少年才俊,从梅庵、农髯先生游,泛读石涛、八大真迹,得其真髓,临摹几可乱真,与齐白石有“南张北齐”之称。作山水、花卉、鸟兽皆精妙,特擅写荷,名重当时。晚年作泼墨泼彩山水,为一代艺术大师,徐悲鸿称其为“五百年来一大千”。
4.王方宇(1913-1997),北京人,1936 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教育系。1944 年赴美读书,曾执教耶鲁大学、西东大学。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他从张大千手中获藏20余件八大山人作品,遂积数十年精力投入对八大山人作品的搜求及生平与艺术的研究,总计共得八大山人的书画作品70多幅、珍贵书画照片1000多帧,不仅数量,题材也是近代收藏八大作品的藏家中最为丰富的。他对八大山人的研究可谓细致入微,书法、画押、分期,面面俱到,因此成为海内外最重要的八大山人书画藏家与研究者之一。
5.方闻(1930-2018),上海人。自幼师从书法家、教育家李瑞清(1867-1920)之侄李健(1881-1956)学书法、绘画及古文,天赋异禀,少年成才。1948年负笈美国,进入普利斯顿大学研读西洋史与艺术史,先后担任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普林斯顿艺术博物馆主席(主任)、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中国绘画部特别顾问等职务,在中国书画的鉴赏与收藏方面建树颇丰。
★此件拍品需要特殊号牌
空谷传音 大道至简——八大山人《拟倪云林笔意》
余秋雨曾把八大山人和诗人屈原、欧洲天才画家凡·高相提并论。在八大的作品中,凝聚着一种西方人推崇的宗教般的大悲剧,以及孤独产生的审美震撼。本幅《拟倪云林笔意》,水墨纸本,八大山人正以超迈冷隽之气,雄畅浑厚之笔,描绘出一处江天渺远、寂静禅意的世外之境。
画面题款及印章
八大山人题款及其印章
画面中有“八大山人写”五字题款,题款下方有“何园”之印,画面左下角钤有“驴”“遥属”两印。
八大山人一生更换多次名号。六十岁以前,他用的是传綮、刃庵、驴屋、个山等名号。“八大山人”这一名号,最早见于创作于康熙二十三年的《杂画册》,而他专用八大山人署款的,要在六十岁(1686年)及以后了。
画面左下角钤有“驴”的印章。据八大山人研究权威王方宇先生在《八大山人生平与艺术》中的考据,八大在1681年至1684年用此别号,但不见于1684年后,直到十五年后,即1699年才复被使用。同时,据萧鸿鸣先生《八大山人款印说》,“何园”一印,是八大山人1699年开始使用的款和印。由此可见,此件作品为八大山人晚年山水精品之作。
鉴藏印
右下角五印分别为:“曹溶之印”“留真馆清玩”“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大风堂渐江髡残雪个苦瓜墨缘”“朗盦所藏”。画面所钤众多印章,见证了此件八大山人《拟倪云林笔意》的鉴藏之路。此画初为明清之际著名的文人、学者、藏书家、鉴赏家曹溶所鉴赏。画面中还有张大千“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大风堂渐江髡残雪个苦瓜墨缘”,两方印见证了大风堂堂主张大千亦曾赏玩此画;“朗盦所藏”为台湾著名收藏家林朗庵之收藏印,此画曾被这位近代收藏大家收入囊中。
此帧旧为美国学者王方宇所藏,王先生是近代八大山人研究权威,也是近代最著名的八大山人作品收藏家,所收八大山人书画数十件,立轴、手卷、册页形式多样,山水、花卉、鱼鸟、走兽、书法内容种种悉备,而且保存精良,质量俱佳。此外,国际著名的美术史家和文化史学家、艺术文物鉴赏专家、教育家方闻先生亦收藏过此画。此图纸墨如新,读之令人神畅,又有众多藏家鉴藏,极为珍贵。
仿倪瓒笔意
若将董其昌视为八大山人山水画绘画理念及创作初期的引导者,而倪瓒则是对八大山人晚年阶段颇具影响力。倪瓒,字符镇,号云林、云林子等。江苏无锡人,元末著名画家、诗人,为元四家之一,也是元代绘画“高逸”风格最杰出的代表人物。
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曾评价倪瓒曰:“元稹极简雅,似嫩而苍。宋人易摹,元人难摹,元人犹可学,独元稹不可学也。”由此可见,倪瓒绘画的绝妙与高深之处。而八大山人对倪瓒山水画的追摹可以说是贯穿了山水画创作的整个历程,其对倪瓒评价曰:“倪迂画禅,称得上品上。迨至吴会,石田仿之为石田,田叔仿之为田叔,何处讨倪迂也?”这与王世贞“独元稹不可学也。”之语有异曲同工之妙。
此幅《拟倪云林笔意》中,八大山人对倪瓒的追摹主要体现在构图、笔墨及其画境等方面。
构图
画面总体布局采用的是倪瓒典型的“三段式”构图,近处为山石坡陀,几棵林木矗立其上,枝叶萧萧,显出荒疏之意。画面中景为积水空明,画面上段,绘半边悬崖耸石,崖边置一空亭,远山起伏映带,随渺渺水面,逐渐消失于虚空之中。画面有简远天真之气,显然是八大山人对倪瓒山水画摹写学习的基础上创作而得。观察八大山人一生的山水画作品,都能看到倪瓒对他的影响。此外,画面构图又似乎活用了“马一角”“夏半边”的遗法,而呈现出新的体悟和理解。
笔墨
是幅运笔用墨皆以淡为法,凝练的线条勾勒出坡石杂树、远山空亭,淡墨清润,染出山石体积,干笔皴擦,带来寂静苍秀之感,浓墨寥寥,于画面中有点睛的效果,在这干湿浓淡、虚实相生中,逸气横生,极富韵味。
八大山人一生的绘画作品极少着色,而骋游于笔墨境界的研究,八大山人晚年变法,于艺术的纯真、纯粹有了新的体悟和理解,对倪瓒的笔墨语言亦愈加推崇。在一幅《仿迂道人山水》上,八大山人亦有自题:“董、巨墨法,迂道人尤嫌其污,其他何以自处也?要知古人稚处,今人便以为不至,汉老同学以为何?癸未禊日。”癸未为1703年,是八大山人卒前两年,在题跋中他谈到,南宗之祖董源墨法尤为倪瓒“嫌其污”,从中可见倪瓒墨法之冲淡淳雅,高洁非常,也从另一方面展示出八大山人对倪瓒平淡洁净的笔墨取法路径。
树法
纵观倪瓒传世作品,可以看出,树木尺寸大都占据画面的相当比例,成为倪瓒一鲜明的个人绘画特色。在八大山人的绘画中,亦继承了这一特点,几棵萧萧古树几乎占据了画面一半的空间,似乎比远方的山石还要高,“静、简、幽、寒”的笔墨逸气上追宋代李营丘,显现出“古淡天真”的画面意趣。
画境
画家似乎写一地老天荒之景,营造了一个“萧条淡泊、闲和严静”的艺术意境,枯索荒寒的画面风味,不禁让人联想起元代画家倪云林淡逸疏朗的韵致。
在中国画史上,元代绘画由宋时重理而转向尚意,由质实趋向虚灵,由此创造一个有生命的、内在“真实”的世界。山水何以有性?画家内在生命真性之揭示也。八大山人画面的呈现,便是他内心世界的彰显,远山空亭,正是观者由外在表象进入进入画家内心世界的一把精神之钥。
当我们站在画面前欣赏此画,即便跨越百年,我们仍然被带入到画家的视角,成为安静站在树下的“待渡之人”,与他一同凝望浩浩江水对岸、远方山石上矗立的空亭。在中国文化中,空亭就是等待的象征。在倪瓒的绘画中,便常常出现空亭,空亭虚而待人,呼唤他的幽人前来。八大山人画中的空亭亦是如此寂寞,他与云林相隔百年,他一定读懂了云林的漂泊,读懂了他的寂寥和等待,更明白他的无可奈何,产生了灵魂深处的理解和共鸣……
跨越时空的惺惺相惜
八大山人作为明代王室,作为没落王孙,更有着常人无法承受的压力和痛苦。从锦衣玉食的明宗子弟到无立锥之地的遗民,历史的车轮轰隆隆的碾压而过,个人的抗争和自救只能被无情碾压为尘埃。带着国破家亡的切肤之痛,他以手中的画笔宣泄心灵深处的巨大痛苦。
李苦禅在《读八大山人书画随记》中曾说:“甲申之变不只在中国历史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也给八大山人带来了国破家亡之痛。其艺术内向探索的结果,使他悲愤凄凉的心灵像一面寒光逼人的镜子,在在极凝练的形象、极菁萃的笔墨之中,得到深刻的体现。那是徘徊悱恻的吁叹,是内心深谷巨壑里隐隐的呼喊,因此在冷逸的表象中蕴含着奔突的热情。他的画之所以感人,就在于其笔墨真正能形其哀乐,非为画而作。”
八大山人对倪瓒的追摹,或许与两人相似的人生经历不无关系。八大山人顿挫波折的人生历程令人不忍,而倪瓒也有相似跌宕的命运。据其生平系年记载,倪瓒出生于朝代更叠、社会动荡的元末明初之际,但其家族为当地富户。28岁前,倪瓒在兄长的教养庇护下度过了闲适的少年阶段,他刻苦读书,注重自身修养,28岁后,其兄长、母亲接连去世,原本依靠兄长享受的特权随之沦丧殆尽,沦为一般的儒户。
倪瓒不谙世俗之事,“唯嗜蓄古法书名画”,而对打理家业、田产皆不擅长,家庭经济日益困顿,最后于无奈之下变卖田产,弃家出游,以一叶扁舟,漂泊于澹澹太湖。晚年的倪瓒信仰归属佛教,选择了“逃于禅”、淡然于世的人生态度,在贫困潦倒、疾病缠身后逝世,落下一生的帷幕。
观倪瓒与八大山人的人生经历,二人确有许多相似之处:皆出身于优渥的家境,都生活在王朝动荡的年代,遭遇了突如其来的人生变故,于是投身禅道,有着高洁的人生追求……相似的经历使得八大山人对倪瓒更有知己般的情感。八大山人曾居住于“寤歌草堂”,“寤歌”典出《诗经·卫风·考盘》:“独寐寤歌,永矢弗过。”意谓独寐独歌,不与人相过从也。这是八大山人晚年的心境,也是他对倪瓒情有独钟的原因之一。
“哭之”“笑之”——八大山人的心路历程
正如前文所言,“八大山人”是朱耷六十岁以后最常使用的号,是其在历史长河及中国艺术史中标志身份的独特符号。他的落款方式极为奇特而引起后人无限猜想,张庚在《国朝画征录》中提到:“余每见山人书画,款题‘八大’二字,必联缀其画;‘山人’二字亦然,类‘哭之笑之’字意,盖有在也。”哭哭笑笑,疯疯癫癫,八大山人痛苦的人生满是无奈和感伤,墨点无多泪点多,不禁让人唏嘘感叹。
由“哭之”到“笑之”,八大山人的题款形体经历了由作两弯如,到“八”字作两点如“ハ”的转变。下图收集展现了八大山人从64岁至75岁的题款变化。从中可以看到,八大山人落款作“两弯形”是在七十岁以前,在七十岁以后作“两点形”。其次,在1690年至1694年的五年间,八大山人“两弯形”题款亦悄然发生变化,“八”字两笔间的距离由近到远的变化,仿佛紧皱的眉头逐渐舒展的形态,而1696年后,两点如“ハ”的转变,或许正映射了八大山人的心态正在逐步发生改变。
恰如北京大学朱良志教授所言:“1690年前后,八大山人由‘愤怒的八大’渐转而而‘幽淡的八大’。此期八大由对故国的思念转变为对人类命运的思考,由激烈的遗民情感冲荡,发而为对人存在意义的追寻。”
三十二年的禅林生活经历,八大山人早年国破家亡的愤懑之情,在长久的岁月中或许已逐渐淡去,而追求极“净”至“真”的境界,超脱出“无我”“无时空”的独特“心象”。无论是单脚独立、冷眼向人的小鸟,亦或见过独鸟栖孤枝的清冷世界,还有翻着白眼的小鱼、跃然出水的菡萏以及寂寞的江岸……他的一生都在用画笔回答何为生命真实的问题,八大山人的绘画愈加明净高洁,令人产生“恍如身临其境”的感觉,升华出一处色相皆空的晶莹世界,一处足以慰藉自我性灵的天地。
展览:“承古融今 星汉灿烂—中国嘉德艺术品拍卖20年精品回顾展”,中国国家博物馆,2013年11月10日-30日。
鉴藏者简介:
1.曹溶(1613-1685),字秋岳,号倦圃,秀水(今嘉兴)人。明崇祯十年进士。官御史。清顺治初授原官,迁广东布政使,降山西阳和道。工诗、精鉴别,善书,收藏书画极丰。有《金石表》、《静惕堂诗集》等。
2.林朗庵(1897-1971),名熊光,号朗庵、磊斋,室名宝宋室。台湾人,早年留学日本,经营实业。精于金石书画的品鉴收藏,近年,斋中藏品屡屡见于公私收藏,种类繁,品质优,目力与实力兼具,堪称近代收藏大家。
3.张大千(1899-1983),名爰,一名季,又名季爰,一度为僧,法号大千,又称大千居士,四川内江人。善孖弟。大千少年才俊,从梅庵、农髯先生游,泛读石涛、八大真迹,得其真髓,临摹几可乱真,与齐白石有“南张北齐”之称。作山水、花卉、鸟兽皆精妙,特擅写荷,名重当时。晚年作泼墨泼彩山水,为一代艺术大师,徐悲鸿称其为“五百年来一大千”。
4.王方宇(1913-1997),北京人,1936 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教育系。1944 年赴美读书,曾执教耶鲁大学、西东大学。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他从张大千手中获藏20余件八大山人作品,遂积数十年精力投入对八大山人作品的搜求及生平与艺术的研究,总计共得八大山人的书画作品70多幅、珍贵书画照片1000多帧,不仅数量,题材也是近代收藏八大作品的藏家中最为丰富的。他对八大山人的研究可谓细致入微,书法、画押、分期,面面俱到,因此成为海内外最重要的八大山人书画藏家与研究者之一。
5.方闻(1930-2018),上海人。自幼师从书法家、教育家李瑞清(1867-1920)之侄李健(1881-1956)学书法、绘画及古文,天赋异禀,少年成才。1948年负笈美国,进入普利斯顿大学研读西洋史与艺术史,先后担任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普林斯顿艺术博物馆主席(主任)、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中国绘画部特别顾问等职务,在中国书画的鉴赏与收藏方面建树颇丰。
★此件拍品需要特殊号牌
空谷传音 大道至简——八大山人《拟倪云林笔意》
余秋雨曾把八大山人和诗人屈原、欧洲天才画家凡·高相提并论。在八大的作品中,凝聚着一种西方人推崇的宗教般的大悲剧,以及孤独产生的审美震撼。本幅《拟倪云林笔意》,水墨纸本,八大山人正以超迈冷隽之气,雄畅浑厚之笔,描绘出一处江天渺远、寂静禅意的世外之境。
画面题款及印章
八大山人题款及其印章
画面中有“八大山人写”五字题款,题款下方有“何园”之印,画面左下角钤有“驴”“遥属”两印。
八大山人一生更换多次名号。六十岁以前,他用的是传綮、刃庵、驴屋、个山等名号。“八大山人”这一名号,最早见于创作于康熙二十三年的《杂画册》,而他专用八大山人署款的,要在六十岁(1686年)及以后了。
画面左下角钤有“驴”的印章。据八大山人研究权威王方宇先生在《八大山人生平与艺术》中的考据,八大在1681年至1684年用此别号,但不见于1684年后,直到十五年后,即1699年才复被使用。同时,据萧鸿鸣先生《八大山人款印说》,“何园”一印,是八大山人1699年开始使用的款和印。由此可见,此件作品为八大山人晚年山水精品之作。
鉴藏印
右下角五印分别为:“曹溶之印”“留真馆清玩”“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大风堂渐江髡残雪个苦瓜墨缘”“朗盦所藏”。画面所钤众多印章,见证了此件八大山人《拟倪云林笔意》的鉴藏之路。此画初为明清之际著名的文人、学者、藏书家、鉴赏家曹溶所鉴赏。画面中还有张大千“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大风堂渐江髡残雪个苦瓜墨缘”,两方印见证了大风堂堂主张大千亦曾赏玩此画;“朗盦所藏”为台湾著名收藏家林朗庵之收藏印,此画曾被这位近代收藏大家收入囊中。
此帧旧为美国学者王方宇所藏,王先生是近代八大山人研究权威,也是近代最著名的八大山人作品收藏家,所收八大山人书画数十件,立轴、手卷、册页形式多样,山水、花卉、鱼鸟、走兽、书法内容种种悉备,而且保存精良,质量俱佳。此外,国际著名的美术史家和文化史学家、艺术文物鉴赏专家、教育家方闻先生亦收藏过此画。此图纸墨如新,读之令人神畅,又有众多藏家鉴藏,极为珍贵。
仿倪瓒笔意
若将董其昌视为八大山人山水画绘画理念及创作初期的引导者,而倪瓒则是对八大山人晚年阶段颇具影响力。倪瓒,字符镇,号云林、云林子等。江苏无锡人,元末著名画家、诗人,为元四家之一,也是元代绘画“高逸”风格最杰出的代表人物。
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曾评价倪瓒曰:“元稹极简雅,似嫩而苍。宋人易摹,元人难摹,元人犹可学,独元稹不可学也。”由此可见,倪瓒绘画的绝妙与高深之处。而八大山人对倪瓒山水画的追摹可以说是贯穿了山水画创作的整个历程,其对倪瓒评价曰:“倪迂画禅,称得上品上。迨至吴会,石田仿之为石田,田叔仿之为田叔,何处讨倪迂也?”这与王世贞“独元稹不可学也。”之语有异曲同工之妙。
此幅《拟倪云林笔意》中,八大山人对倪瓒的追摹主要体现在构图、笔墨及其画境等方面。
构图
画面总体布局采用的是倪瓒典型的“三段式”构图,近处为山石坡陀,几棵林木矗立其上,枝叶萧萧,显出荒疏之意。画面中景为积水空明,画面上段,绘半边悬崖耸石,崖边置一空亭,远山起伏映带,随渺渺水面,逐渐消失于虚空之中。画面有简远天真之气,显然是八大山人对倪瓒山水画摹写学习的基础上创作而得。观察八大山人一生的山水画作品,都能看到倪瓒对他的影响。此外,画面构图又似乎活用了“马一角”“夏半边”的遗法,而呈现出新的体悟和理解。
笔墨
是幅运笔用墨皆以淡为法,凝练的线条勾勒出坡石杂树、远山空亭,淡墨清润,染出山石体积,干笔皴擦,带来寂静苍秀之感,浓墨寥寥,于画面中有点睛的效果,在这干湿浓淡、虚实相生中,逸气横生,极富韵味。
八大山人一生的绘画作品极少着色,而骋游于笔墨境界的研究,八大山人晚年变法,于艺术的纯真、纯粹有了新的体悟和理解,对倪瓒的笔墨语言亦愈加推崇。在一幅《仿迂道人山水》上,八大山人亦有自题:“董、巨墨法,迂道人尤嫌其污,其他何以自处也?要知古人稚处,今人便以为不至,汉老同学以为何?癸未禊日。”癸未为1703年,是八大山人卒前两年,在题跋中他谈到,南宗之祖董源墨法尤为倪瓒“嫌其污”,从中可见倪瓒墨法之冲淡淳雅,高洁非常,也从另一方面展示出八大山人对倪瓒平淡洁净的笔墨取法路径。
树法
纵观倪瓒传世作品,可以看出,树木尺寸大都占据画面的相当比例,成为倪瓒一鲜明的个人绘画特色。在八大山人的绘画中,亦继承了这一特点,几棵萧萧古树几乎占据了画面一半的空间,似乎比远方的山石还要高,“静、简、幽、寒”的笔墨逸气上追宋代李营丘,显现出“古淡天真”的画面意趣。
画境
画家似乎写一地老天荒之景,营造了一个“萧条淡泊、闲和严静”的艺术意境,枯索荒寒的画面风味,不禁让人联想起元代画家倪云林淡逸疏朗的韵致。
在中国画史上,元代绘画由宋时重理而转向尚意,由质实趋向虚灵,由此创造一个有生命的、内在“真实”的世界。山水何以有性?画家内在生命真性之揭示也。八大山人画面的呈现,便是他内心世界的彰显,远山空亭,正是观者由外在表象进入进入画家内心世界的一把精神之钥。
当我们站在画面前欣赏此画,即便跨越百年,我们仍然被带入到画家的视角,成为安静站在树下的“待渡之人”,与他一同凝望浩浩江水对岸、远方山石上矗立的空亭。在中国文化中,空亭就是等待的象征。在倪瓒的绘画中,便常常出现空亭,空亭虚而待人,呼唤他的幽人前来。八大山人画中的空亭亦是如此寂寞,他与云林相隔百年,他一定读懂了云林的漂泊,读懂了他的寂寥和等待,更明白他的无可奈何,产生了灵魂深处的理解和共鸣……
跨越时空的惺惺相惜
八大山人作为明代王室,作为没落王孙,更有着常人无法承受的压力和痛苦。从锦衣玉食的明宗子弟到无立锥之地的遗民,历史的车轮轰隆隆的碾压而过,个人的抗争和自救只能被无情碾压为尘埃。带着国破家亡的切肤之痛,他以手中的画笔宣泄心灵深处的巨大痛苦。
李苦禅在《读八大山人书画随记》中曾说:“甲申之变不只在中国历史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也给八大山人带来了国破家亡之痛。其艺术内向探索的结果,使他悲愤凄凉的心灵像一面寒光逼人的镜子,在在极凝练的形象、极菁萃的笔墨之中,得到深刻的体现。那是徘徊悱恻的吁叹,是内心深谷巨壑里隐隐的呼喊,因此在冷逸的表象中蕴含着奔突的热情。他的画之所以感人,就在于其笔墨真正能形其哀乐,非为画而作。”
八大山人对倪瓒的追摹,或许与两人相似的人生经历不无关系。八大山人顿挫波折的人生历程令人不忍,而倪瓒也有相似跌宕的命运。据其生平系年记载,倪瓒出生于朝代更叠、社会动荡的元末明初之际,但其家族为当地富户。28岁前,倪瓒在兄长的教养庇护下度过了闲适的少年阶段,他刻苦读书,注重自身修养,28岁后,其兄长、母亲接连去世,原本依靠兄长享受的特权随之沦丧殆尽,沦为一般的儒户。
倪瓒不谙世俗之事,“唯嗜蓄古法书名画”,而对打理家业、田产皆不擅长,家庭经济日益困顿,最后于无奈之下变卖田产,弃家出游,以一叶扁舟,漂泊于澹澹太湖。晚年的倪瓒信仰归属佛教,选择了“逃于禅”、淡然于世的人生态度,在贫困潦倒、疾病缠身后逝世,落下一生的帷幕。
观倪瓒与八大山人的人生经历,二人确有许多相似之处:皆出身于优渥的家境,都生活在王朝动荡的年代,遭遇了突如其来的人生变故,于是投身禅道,有着高洁的人生追求……相似的经历使得八大山人对倪瓒更有知己般的情感。八大山人曾居住于“寤歌草堂”,“寤歌”典出《诗经·卫风·考盘》:“独寐寤歌,永矢弗过。”意谓独寐独歌,不与人相过从也。这是八大山人晚年的心境,也是他对倪瓒情有独钟的原因之一。
“哭之”“笑之”——八大山人的心路历程
正如前文所言,“八大山人”是朱耷六十岁以后最常使用的号,是其在历史长河及中国艺术史中标志身份的独特符号。他的落款方式极为奇特而引起后人无限猜想,张庚在《国朝画征录》中提到:“余每见山人书画,款题‘八大’二字,必联缀其画;‘山人’二字亦然,类‘哭之笑之’字意,盖有在也。”哭哭笑笑,疯疯癫癫,八大山人痛苦的人生满是无奈和感伤,墨点无多泪点多,不禁让人唏嘘感叹。
由“哭之”到“笑之”,八大山人的题款形体经历了由作两弯如,到“八”字作两点如“ハ”的转变。下图收集展现了八大山人从64岁至75岁的题款变化。从中可以看到,八大山人落款作“两弯形”是在七十岁以前,在七十岁以后作“两点形”。其次,在1690年至1694年的五年间,八大山人“两弯形”题款亦悄然发生变化,“八”字两笔间的距离由近到远的变化,仿佛紧皱的眉头逐渐舒展的形态,而1696年后,两点如“ハ”的转变,或许正映射了八大山人的心态正在逐步发生改变。
恰如北京大学朱良志教授所言:“1690年前后,八大山人由‘愤怒的八大’渐转而而‘幽淡的八大’。此期八大由对故国的思念转变为对人类命运的思考,由激烈的遗民情感冲荡,发而为对人存在意义的追寻。”
三十二年的禅林生活经历,八大山人早年国破家亡的愤懑之情,在长久的岁月中或许已逐渐淡去,而追求极“净”至“真”的境界,超脱出“无我”“无时空”的独特“心象”。无论是单脚独立、冷眼向人的小鸟,亦或见过独鸟栖孤枝的清冷世界,还有翻着白眼的小鱼、跃然出水的菡萏以及寂寞的江岸……他的一生都在用画笔回答何为生命真实的问题,八大山人的绘画愈加明净高洁,令人产生“恍如身临其境”的感觉,升华出一处色相皆空的晶莹世界,一处足以慰藉自我性灵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