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8072
萧云从 崔华诗意图卷
拍卖会
上海嘉禾2023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专  场
《禾风》—— 中国重要书画夜场
图录号
8072
作  者
萧云从
尺  寸
29×420cm 约10.9平尺
估  价
RMB18,000,000~22,000,000
成交价
RMB30,475,000
拍品信息
作者
萧云从
尺寸
29×420cm 约10.9平尺
质地
设色纸本
形式
手卷
年代
1664年至1665年作
款识
题识:予友太仓崔华不凋,画翎毛花卉甚工。尤善诗,其警句云“一寺千松内,飞泉屋上行”,又“此中枕簟客初到,半夜梧桐风起时”,颇与画意合。常欲写其意,而不敢妄拟。后见徵明秋山图,大有会心,未识合其诗意否也。康熙甲辰秋日写起,至乙巳冬止,计一年有余始毕工。云从识。
钤印:萧云从、尺木
鉴藏印:乾隆鉴赏、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重华宫鉴藏宝、乾隆御览之宝、石渠宝笈、石渠定鉴、宝笈重编、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
备注
萧云从,字尺木,号于湖老人、无闷道人、默思。安徽芜湖人,明末清初芜湖著名画家,姑孰画派创始人。明崇祯九年、十五年两科副贡,不就铨选。入清不仕。精六书、六律,工诗文,善山水,得倪、黄笔法,晚年自成一家。清快可喜。兼长人物。生平所画太平山水图、离骚图,好事者镂板以传。
★此件拍品需要特殊号牌

此中枕簟客初到 半夜梧桐风起时——石渠宝笈著录萧云从《崔华诗意图》
一、萧云从,字尺木,号默思,又号于湖老人、无闷道人、晚号钟山老人。安徽芜湖人,曾加入复社,入清不仕,"笃志绘事,寒暑不废",为姑孰画派创始人。小他14岁的渐江早期也受萧云从的影响,所作山水与梅花与萧云从酷似。
崔华为萧云从好友,沈德潜《国朝诗别裁小传》记“崔华,字不调。江苏太仓人,顺治十七年举人。性孤洁,工诗,清迥自异”,萧云从是为崔华警句“一寺千松内,飞泉屋上行”,又“此中枕簟客初到,夜半梧桐风起时”而创作的画配诗长卷,以表达对好友诗才的敬意。从康熙甲辰(1664年)秋日起,至乙巳(1665年)冬至,整整创作了一年之久,可见其创作的严谨认真态度。
萧云从于顺治五年(1648年)创作的《太平山水图》43幅,为其代表作,并木刻成版画大量流传,在当时影响深远。在绘制《太平山水图》中,萧云从所用方笔折线居多,可能是便于木刻印刷的方便。而在本卷《崔华诗意图》中用笔相对圆润厚重,方笔较少。其一原因题跋中写道“常欲写其意而不敢妄拟,后见文徵明〈秋山图〉,大有会心,未识会其诗意否也”,由此可知萧云从是参酌了文衡山的笔意而创作了此长卷,用笔圆润当在情理之中。其二崔华诗句表达一种空寂禅意的境界,是古代文人向往的隐居生活,在绘画长卷中,萧云从运用了多种艺术特色和手法。首先,他以细腻圆润的笔触描绘了山水之美,将崔华诗歌中的自然风光呈现得淋漓尽致。其次,他运用了中国画特有的留白手法,使画面更加空灵深远。此外,他还通过独特的构图和色彩运用,将崔华诗意图中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他的画作不仅展示了崔华诗歌的情感和意境,也展现了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他的绘画作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也具有独特的文化意义。
《崔华诗意图》被编入清宫《石渠宝笈续编》(重华宫藏),阮元是《石渠宝笈续编》十位编撰人之一,他写的《石渠随笔》中所点评之画均简明扼要,对此卷这样点评“萧云从画崔华诗意,设色较他卷为厚润”,点评及其到位,真为知画者所言!
二、此卷的流传过程,我们知道清宫所藏的艺术瑰宝被溥仪以赏赐溥杰的名义大量带出宫外,因此《萧云从崔华诗意图》长卷也著录在《故宫已佚书籍书画目录四种·赏溥杰书画目》中,之后因日本投降,溥仪被苏军扣押,遗留在长春小白楼中的大量清宫书画被看守的国兵哄抢,杨仁恺先生毕生都在关注这批遗失清宫书画的动向,在他所著的《国宝沉浮录》(1991年上海人美版)中记载此卷,为“迄未发现”,可见此卷一直到九十年代中期之前一直秘藏于某国兵后人之处。而新近出版的《国宝沉浮录》(手稿彩图典藏本)(2024年1月)中已收录《萧云从崔华诗意图》的高清彩图,因此萧云从这一晚年精品力作得以重现人间,是为可喜可贺之事!
三、清宫《秘殿珠林·石渠宝笈》共有三编,分别初编于乾隆十年(1745年),续编于乾隆二十八年(1793年),三编于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而石渠三编中钤印格式最为规范严格的是续编,此卷乾隆帝玺盖有八方,嘉庆和宣统帝玺各一方,起首骑缝章三方分别是“石渠宝笈”、“石渠定鉴”、“宝笈重编”、和上方的“乾隆御览之宝”,手卷中段盖殿座章“重华宫鉴藏宝”,卷尾盖“乾隆鉴赏”和连珠印“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钤印格式次序和清宫其他手卷完全相同!附清宫帝玺印谱和此卷钤印对比图如下:
《崔华诗意图》是萧云从绘画生涯中的杰作之一,它展现了诗人与画家之间的默契与融合。这幅画作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是一幅承载着历史、文化和思想内涵的珍贵文物。它见证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辉煌与传承,也为我们提供了对自然与人生、诗歌与绘画之间深刻思考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