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信息
备注
民国
说明:此瓶选用蔼生瓷胎,釉面肥厚,手感极佳。唇口外翻,细颈大肚,底足修足极为规整,造型丰硕。主题画面绘杜鹃鸟立于枝头,眼睛斜睨上方,思念恋人。树下杜鹃花怒放,枝叶繁茂,画面简洁典雅,设色悦目。背后题诗“子规何必犹啼血,且对飞花倒玉樽”,壬申年古歙毕伯涛并题。子规啼血,历史典故,典出《史记·蜀王本纪》,言望帝禅位后化为杜鹃鸟,至春则啼,滴血则为杜鹃花,其声声啼叫是对恋人的呼唤。此瓶所绘题材借杜鹃鸟思念恋人表达作者心意,与其思念恋人,不如“玉樽泻酒,金盏飞花”,可见毕伯涛先生多情……
简介:毕伯涛,珠山八友之一,别名黄山樵子,1886年出生于安徽省歙县,是中国著名的陶瓷美术大师。早年师从波阳画家张云山学习纸画,旅居景德镇后专攻陶瓷粉彩,擅长翎毛花卉,瓷画以用笔工细、设色淡雅着称。后研习新罗山人一派画风,作品极富生活气息且标新立异,神形兼备。画花鸟善于表现禽鸟瞬间动态与明媚鲜艳的花树,风格俊逸清新,刻意汲取新罗山人画风之精髓, 融会贯通,瓷画别具一格。
尺寸:25cm
说明:此瓶选用蔼生瓷胎,釉面肥厚,手感极佳。唇口外翻,细颈大肚,底足修足极为规整,造型丰硕。主题画面绘杜鹃鸟立于枝头,眼睛斜睨上方,思念恋人。树下杜鹃花怒放,枝叶繁茂,画面简洁典雅,设色悦目。背后题诗“子规何必犹啼血,且对飞花倒玉樽”,壬申年古歙毕伯涛并题。子规啼血,历史典故,典出《史记·蜀王本纪》,言望帝禅位后化为杜鹃鸟,至春则啼,滴血则为杜鹃花,其声声啼叫是对恋人的呼唤。此瓶所绘题材借杜鹃鸟思念恋人表达作者心意,与其思念恋人,不如“玉樽泻酒,金盏飞花”,可见毕伯涛先生多情……
简介:毕伯涛,珠山八友之一,别名黄山樵子,1886年出生于安徽省歙县,是中国著名的陶瓷美术大师。早年师从波阳画家张云山学习纸画,旅居景德镇后专攻陶瓷粉彩,擅长翎毛花卉,瓷画以用笔工细、设色淡雅着称。后研习新罗山人一派画风,作品极富生活气息且标新立异,神形兼备。画花鸟善于表现禽鸟瞬间动态与明媚鲜艳的花树,风格俊逸清新,刻意汲取新罗山人画风之精髓, 融会贯通,瓷画别具一格。
尺寸:2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