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信息
备注
1908~1980 设色纸本 立轴 1978年作 题识:祖国江山如此多娇,天下风景这边独好。黄山始信峰景最奇境、最幽为三十六峰中。风姿独秀,古色掩映,碧翠斑斓,游人至此,如入画境。戊午秋月也佛写,时年七十一岁。
钤印:也佛、大空、吾家越湖、竹枝白发绝顶人、锦绣河山、大空堂 出版:《胡也佛作品精选》P29,天津杨柳青画社,2014年。 胡也佛,本名国华,后改名为丁文、若佛,字大空,号谷华,自署十卉庐主,浙江余姚人。上海新华艺术专业毕业,曾任上海商务印书局编辑、国民书局经理。工书画,学宗仇十洲,擅作仕女,间写宋元一路山水,隽逸过人。
青绿辉映 出入宋元
当代国画家胡也佛的画作,素来在艺术市场享有美誉。据闻,彼时胡也佛的插画作品以黄金计价,享有“一两黄金换三幅画”的盛名,就连张大千也格外认可胡也佛的画作。胡也佛以仕女画立足画坛,同时他也擅长山水画,被誉为“山水画界的革新者”,许多看过他山水画的人会被作品的气势及境界所折服。
在此幅中,可见胡也佛的山水出入宋元间,既有细腻秀润之态,又不失明快豪放之气,运笔流畅迅疾,气象万千,是为青绿山水之佳作。传统的青绿山水画作分为“大青绿”和“小青绿”,胡也佛的画作偏向大青绿,画面中多勾少皴,整体赋色艳丽,具有一定的装饰意味,他笔下的山石陡峭高耸,巍峨壮观,树枝瘦硬如铁,挺拔俊秀,形式规整,法度严谨。细细观之,画中用赭石打苔点树,粉白花朵掩映山间,颇具逸致。一白衣高士策杖远望,寥寥数笔,散淡生动,仿佛呼之欲出,颇具隐逸之风。
设色方面,胡也佛讲究“随类赋彩”,喜用重彩与淡彩相结合,其作品以传统与创新的完美融合而著称,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该作品用色高级,色彩妍丽却不厚重。山峰的轮廓通过细腻而错综的线条得以勾勒,展现出山体的雄浑朴拙。画面上的青绿、青蓝与赭石形成鲜明对比,却又能和谐统一。所用的青绿色调沉稳而略带湿润感,整个画面的色彩透明莹润。这种质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通过多次薄涂和层层叠加的渲染手法,经过数十次的反复操作才得以显现。同时,通过与山石的墨线相互调节,并在背景中巧妙留白,使得画面在对比中寻求平衡,创造出一种交错融合的美感。观之,整幅作品古朴典雅,生机勃勃,翠绿无垠,宛如使人置身于画中世界。
作此画时,画家年逾古稀,晚年的胡也佛写生山水寄情于大自然。1970年1月,60岁的胡也佛退休,此后他钟情山水,攀岩写生,自由挥毫近十年,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山水画。在绘画创作上更加自由灵动,笔墨粗放,苍古老健,仿佛领悟了多年绘画艺术探索的精髓,也造就了胡也佛绘画创作生涯的另一高峰,因此此幅作品形神兼备,尤为难得。 130×65cm 约7.6平尺
钤印:也佛、大空、吾家越湖、竹枝白发绝顶人、锦绣河山、大空堂 出版:《胡也佛作品精选》P29,天津杨柳青画社,2014年。 胡也佛,本名国华,后改名为丁文、若佛,字大空,号谷华,自署十卉庐主,浙江余姚人。上海新华艺术专业毕业,曾任上海商务印书局编辑、国民书局经理。工书画,学宗仇十洲,擅作仕女,间写宋元一路山水,隽逸过人。
青绿辉映 出入宋元
当代国画家胡也佛的画作,素来在艺术市场享有美誉。据闻,彼时胡也佛的插画作品以黄金计价,享有“一两黄金换三幅画”的盛名,就连张大千也格外认可胡也佛的画作。胡也佛以仕女画立足画坛,同时他也擅长山水画,被誉为“山水画界的革新者”,许多看过他山水画的人会被作品的气势及境界所折服。
在此幅中,可见胡也佛的山水出入宋元间,既有细腻秀润之态,又不失明快豪放之气,运笔流畅迅疾,气象万千,是为青绿山水之佳作。传统的青绿山水画作分为“大青绿”和“小青绿”,胡也佛的画作偏向大青绿,画面中多勾少皴,整体赋色艳丽,具有一定的装饰意味,他笔下的山石陡峭高耸,巍峨壮观,树枝瘦硬如铁,挺拔俊秀,形式规整,法度严谨。细细观之,画中用赭石打苔点树,粉白花朵掩映山间,颇具逸致。一白衣高士策杖远望,寥寥数笔,散淡生动,仿佛呼之欲出,颇具隐逸之风。
设色方面,胡也佛讲究“随类赋彩”,喜用重彩与淡彩相结合,其作品以传统与创新的完美融合而著称,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该作品用色高级,色彩妍丽却不厚重。山峰的轮廓通过细腻而错综的线条得以勾勒,展现出山体的雄浑朴拙。画面上的青绿、青蓝与赭石形成鲜明对比,却又能和谐统一。所用的青绿色调沉稳而略带湿润感,整个画面的色彩透明莹润。这种质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通过多次薄涂和层层叠加的渲染手法,经过数十次的反复操作才得以显现。同时,通过与山石的墨线相互调节,并在背景中巧妙留白,使得画面在对比中寻求平衡,创造出一种交错融合的美感。观之,整幅作品古朴典雅,生机勃勃,翠绿无垠,宛如使人置身于画中世界。
作此画时,画家年逾古稀,晚年的胡也佛写生山水寄情于大自然。1970年1月,60岁的胡也佛退休,此后他钟情山水,攀岩写生,自由挥毫近十年,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山水画。在绘画创作上更加自由灵动,笔墨粗放,苍古老健,仿佛领悟了多年绘画艺术探索的精髓,也造就了胡也佛绘画创作生涯的另一高峰,因此此幅作品形神兼备,尤为难得。 130×65cm 约7.6平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