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信息
作者
康有为
尺寸
225×60cm×2 每幅约12.2平尺
质地
纸本
备注
释文:护世波罗密,游天播耨迦。
说明:上款人为康同薇(1879-1974),字文僴,号薇君,广东南海人,康有为女儿、麦仲华之妻,曾参与戊戌变法,创办中国第一份女报《女学报》。庚子事变时为康有为在香港的全权代表。
康有为的书法成就可与他的政治成就相媲美,他不仅是开创新风的书法家,还是重要的书法理论家,1889年所著的《广艺舟双楫》从理论上全面地系统地总结碑学的一部著作,提出“尊碑”之说,大力推崇汉魏六朝碑学,对碑派书法的兴盛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此帧《朱砂行书五言联》尺幅很大,高2.25米,宽0.6米,是幅巨联,是其1913年流亡海外归国后的作品。并且这是一幅康有为写给女儿康同薇的书法楹联,以朱砂色写之,尤为独特珍贵。在晚晴盛行缠足的时代,康有为让女儿同薇不再缠足,并以此推动不缠足运动向全国发展。这可看出康对女儿的疼爱之心。康有为对于女儿康同薇的培养也尤为关心,悉心指导同薇读书,希望她做个知识女性。康同薇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是几个子女中的佼佼者。1898年她同梁启超夫人李蕙仙在上海创办《女学报》,是我国第一份女报,也是我国最早的由妇女主持编务、以妇女为读者对象的报刊。康同薇最大的贡献莫过于帮助父亲翻译日文书籍。在百日维新的日子里,光绪皇帝非常感兴趣的由康有为所著《日本变政考》一书,便是在康同薇的帮助下而完成的,她帮助其父翻译了大量的日文资料,才使得康有得以集多年之力完成此书。康有为送给同薇的书法必然是精心之作,寓意深远。
康有为的书法气势开阔,书法以弧线为基调,字体取以圆势,笔锋干湿相间,伸展自如。转折处提笔暗过,笔断意连,长撇大捺,圆浑苍厚,古意俨然,看似随意舒展的用笔,却保证了每个字的方正和稳定。朱砂没有用墨流利,行笔相对滞涩,但于康氏长锋羊毫的挥洒中,更易显现出涩拙厚重,浑穆大气的阳刚之美。这也正是康体书法于近代书坛独树一帜,别开生面的地方。
说明:上款人为康同薇(1879-1974),字文僴,号薇君,广东南海人,康有为女儿、麦仲华之妻,曾参与戊戌变法,创办中国第一份女报《女学报》。庚子事变时为康有为在香港的全权代表。
康有为的书法成就可与他的政治成就相媲美,他不仅是开创新风的书法家,还是重要的书法理论家,1889年所著的《广艺舟双楫》从理论上全面地系统地总结碑学的一部著作,提出“尊碑”之说,大力推崇汉魏六朝碑学,对碑派书法的兴盛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此帧《朱砂行书五言联》尺幅很大,高2.25米,宽0.6米,是幅巨联,是其1913年流亡海外归国后的作品。并且这是一幅康有为写给女儿康同薇的书法楹联,以朱砂色写之,尤为独特珍贵。在晚晴盛行缠足的时代,康有为让女儿同薇不再缠足,并以此推动不缠足运动向全国发展。这可看出康对女儿的疼爱之心。康有为对于女儿康同薇的培养也尤为关心,悉心指导同薇读书,希望她做个知识女性。康同薇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是几个子女中的佼佼者。1898年她同梁启超夫人李蕙仙在上海创办《女学报》,是我国第一份女报,也是我国最早的由妇女主持编务、以妇女为读者对象的报刊。康同薇最大的贡献莫过于帮助父亲翻译日文书籍。在百日维新的日子里,光绪皇帝非常感兴趣的由康有为所著《日本变政考》一书,便是在康同薇的帮助下而完成的,她帮助其父翻译了大量的日文资料,才使得康有得以集多年之力完成此书。康有为送给同薇的书法必然是精心之作,寓意深远。
康有为的书法气势开阔,书法以弧线为基调,字体取以圆势,笔锋干湿相间,伸展自如。转折处提笔暗过,笔断意连,长撇大捺,圆浑苍厚,古意俨然,看似随意舒展的用笔,却保证了每个字的方正和稳定。朱砂没有用墨流利,行笔相对滞涩,但于康氏长锋羊毫的挥洒中,更易显现出涩拙厚重,浑穆大气的阳刚之美。这也正是康体书法于近代书坛独树一帜,别开生面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