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信息
作者
张 源
备注
设色纸本 立轴 丙戌 1766年作
题识:丙戌十月七日,栎阳张源作于多文馆。
钤印:石民
题跋:一、碧空鸾鹤……鹊桥仙。南斋马日璐。钤印:南斋
二、一帘新月……鹊桥仙。杉亭吴烺。钤印:吴烺之印
三、半钩新月……调寄玉漏迟。介亭方和倚声。钤印:介亭
四、新眉匀晚岫……玉烛新。棕亭金兆燕。钤印:锺越
五、银河一度……减字木兰花。碧溪汪棣。钤印:对琴
六、微云乍展……鹊桥仙。筠榭程名世。钤印:名世印
七、灯摇凤胫……鹊桥仙。秋塍王复。钤印:复印秀水王生秋塍
八、枕簟凉生还逆旅……鹊踏枝一解。沃田沈大成。钤印:学子沃田
九、弯弯池月蒙蒙花……调寄鹊桥仙。东井高文照。
十、天边今夕又佳期……诉衷情。比垞黄裕。钤印:裕
十一、今何夕……忆江南。澥门鲍皋。
十二、玉漏迟催……月华清。橙里江昉。钤印:橙里江氏
十三、金风淅淅……鹊桥仙。经畬马振仲。钤印:小玲龙
十四、倚声齐唱鹊桥僊……静轩程赞清并识。钤印:定甫
十五、记得分笺夜拍歌……甲申七夕,静轩题。钤印:赞清
十六、河皷沉沉碧汉悬……分韵得牵字。静轩。钤印:南斋、定甫
简介:张源(清乾隆),即张四教,本名源,字宣传,号石民,栎扬(今陕西西安)人,以业鹾占籍甘泉(今江苏扬州)诸生。家多藏法书名画。书法二王,工仕女、山水、花鸟,得华嵒指授,往往乱真。尤能泼墨作巨石。
跋者简介:一、马曰璐(1697-1766),字佩兮,号半槎。马曰管弟。国子生。与兄并荐博学鸿词,不就,名重一时。好学、工诗、喜结客,一如其兄。
二、吴烺(1718-?),字荀叔,号杉亭,安徽全椒人。吴敬梓长子。赐举人,官中书舍人。升山西宁武同知,后署理知府。
三、方和(清乾隆),字介亭,江苏仪征人。工诗善画,花卉师陈撰。
四、金兆燕(1718-1794),字锺越,号棕亭,安徽全椒人。乾隆三十一年进士。官扬州教授。才名誉满江淮,与吴敬梓为忘年交。
五、汪棣(1720-1801),字韡华,号对琴、碧溪,江苏仪征人。居扬州。禀贡生。官刑部员外郎。蓄奇书,工诗词。
六、程名世(1726-1779),号筠榭,江都(今江苏扬州)人。曾与吴烺、江昉、吴镗共辑《学宋斋词韵》。
七、王复(清乾隆),字敦初,号秋塍,秀水(今浙江嘉兴)人。官河南浚县县丞,商丘、偃师知县。诗有丰韵,有《树萱堂诗》。
八、沈大成(1700-1771),字学子,号沃田,室名学福斋,江苏华亭(今上海松江)人。诸生。博闻强识,以诗文名世。耽心经籍,通经史百家之书。校订书籍宏富。自著有《学福斋集》。
九、高文照(1738-1776),字润中,号东井、东井山人,武康(今浙江德清)人。举人。有《东井山人遗诗》。
十、黄裕(1696-1769),字比垞,仪真(今属江苏扬州)人。
十一、鲍皋(1708-?),字步江,号海门,江苏镇江人。国子生。乾隆初,举博学鸿词,不就。后游姑苏、武林,客淮扬间,晚年颓放。善画,尤以诗赋名。与余京、张曾合称京口三诗人。
十二、江昉(1727-1793),字旭东,号橙里,又号砚农,江都(今江苏扬州)人,安徽歙县籍。候铨知府。性伉爽,喜交游,嗜书画。工诗,尤善宋、元词曲。亦善绘事,写秋葵最工。
十三、马振仲(清乾隆),里籍不详,号经畬。
十四、程赞清(1764-?),原名赞宁,字定甫,号静轩,江苏宜兴人。嘉庆七年进士,授编修。曾官山西按察使。
十五、沈广(1880-1950後),字一斋,一作益斋,号云台山人,江苏灌云人。寄居上海,鬻画为业。工画人物、山水,画风受任伯年、吴昌硕、王一亭影响,喜作粗笔重彩大写意。为海上名家之一。
zhang yuan july seven th chart
Ink and color on paper; Hanging scroll
152.5×57cm 约7.8平尺
RMB: 200,000-300,000
题识:丙戌十月七日,栎阳张源作于多文馆。
钤印:石民
题跋:一、碧空鸾鹤……鹊桥仙。南斋马日璐。钤印:南斋
二、一帘新月……鹊桥仙。杉亭吴烺。钤印:吴烺之印
三、半钩新月……调寄玉漏迟。介亭方和倚声。钤印:介亭
四、新眉匀晚岫……玉烛新。棕亭金兆燕。钤印:锺越
五、银河一度……减字木兰花。碧溪汪棣。钤印:对琴
六、微云乍展……鹊桥仙。筠榭程名世。钤印:名世印
七、灯摇凤胫……鹊桥仙。秋塍王复。钤印:复印秀水王生秋塍
八、枕簟凉生还逆旅……鹊踏枝一解。沃田沈大成。钤印:学子沃田
九、弯弯池月蒙蒙花……调寄鹊桥仙。东井高文照。
十、天边今夕又佳期……诉衷情。比垞黄裕。钤印:裕
十一、今何夕……忆江南。澥门鲍皋。
十二、玉漏迟催……月华清。橙里江昉。钤印:橙里江氏
十三、金风淅淅……鹊桥仙。经畬马振仲。钤印:小玲龙
十四、倚声齐唱鹊桥僊……静轩程赞清并识。钤印:定甫
十五、记得分笺夜拍歌……甲申七夕,静轩题。钤印:赞清
十六、河皷沉沉碧汉悬……分韵得牵字。静轩。钤印:南斋、定甫
简介:张源(清乾隆),即张四教,本名源,字宣传,号石民,栎扬(今陕西西安)人,以业鹾占籍甘泉(今江苏扬州)诸生。家多藏法书名画。书法二王,工仕女、山水、花鸟,得华嵒指授,往往乱真。尤能泼墨作巨石。
跋者简介:一、马曰璐(1697-1766),字佩兮,号半槎。马曰管弟。国子生。与兄并荐博学鸿词,不就,名重一时。好学、工诗、喜结客,一如其兄。
二、吴烺(1718-?),字荀叔,号杉亭,安徽全椒人。吴敬梓长子。赐举人,官中书舍人。升山西宁武同知,后署理知府。
三、方和(清乾隆),字介亭,江苏仪征人。工诗善画,花卉师陈撰。
四、金兆燕(1718-1794),字锺越,号棕亭,安徽全椒人。乾隆三十一年进士。官扬州教授。才名誉满江淮,与吴敬梓为忘年交。
五、汪棣(1720-1801),字韡华,号对琴、碧溪,江苏仪征人。居扬州。禀贡生。官刑部员外郎。蓄奇书,工诗词。
六、程名世(1726-1779),号筠榭,江都(今江苏扬州)人。曾与吴烺、江昉、吴镗共辑《学宋斋词韵》。
七、王复(清乾隆),字敦初,号秋塍,秀水(今浙江嘉兴)人。官河南浚县县丞,商丘、偃师知县。诗有丰韵,有《树萱堂诗》。
八、沈大成(1700-1771),字学子,号沃田,室名学福斋,江苏华亭(今上海松江)人。诸生。博闻强识,以诗文名世。耽心经籍,通经史百家之书。校订书籍宏富。自著有《学福斋集》。
九、高文照(1738-1776),字润中,号东井、东井山人,武康(今浙江德清)人。举人。有《东井山人遗诗》。
十、黄裕(1696-1769),字比垞,仪真(今属江苏扬州)人。
十一、鲍皋(1708-?),字步江,号海门,江苏镇江人。国子生。乾隆初,举博学鸿词,不就。后游姑苏、武林,客淮扬间,晚年颓放。善画,尤以诗赋名。与余京、张曾合称京口三诗人。
十二、江昉(1727-1793),字旭东,号橙里,又号砚农,江都(今江苏扬州)人,安徽歙县籍。候铨知府。性伉爽,喜交游,嗜书画。工诗,尤善宋、元词曲。亦善绘事,写秋葵最工。
十三、马振仲(清乾隆),里籍不详,号经畬。
十四、程赞清(1764-?),原名赞宁,字定甫,号静轩,江苏宜兴人。嘉庆七年进士,授编修。曾官山西按察使。
十五、沈广(1880-1950後),字一斋,一作益斋,号云台山人,江苏灌云人。寄居上海,鬻画为业。工画人物、山水,画风受任伯年、吴昌硕、王一亭影响,喜作粗笔重彩大写意。为海上名家之一。
zhang yuan july seven th chart
Ink and color on paper; Hanging scroll
152.5×57cm 约7.8平尺
RMB: 200,000-300,000